目前,占地面积约10亩的崔岗当代艺术馆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
或小酌一杯聊聊最近的烦心事。城市生活虽便捷智能化,但毕竟不是无忧无虑孩童,工作、人际、生活带来的压力不可小觑,身心俱疲之时常有。
由于处在山里,十分寂静,春天的鸟叫声清脆悦耳,门前的草地上几只家养的鸡在啄食。客厅处的榻榻米极度适合不爱好好坐的人。如若驾车前往,汽车驶入环湖大道,沿着笔直公路一路向前,巢湖风光一览无余。听说四顶山脚下有座民宿,花开鸟鸣、满目绿色。也许也可以坐听雨声,看远处日出日落染红天空,鸡鸣声中起床,户外吃个早餐。
看着没在云后的太阳逐渐下山,消失在四顶山后。桌椅很特别地打造成了纺锤形。十四五规划开局以来,矾山镇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红色引领,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暖色乡风,以三色画笔擎画出一副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广泛征求350余条意见制定的乐华村村规民约入选安徽省省级优秀村规民约,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个,大力推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举办送戏下乡乡村春晚共计35场文化惠民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巧妇课堂门前卫生三包等活动,不断推进移风易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等,建成刘墩社区500亩高标准农田设施项目。随着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日益美起来,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1年以来,矾山镇大力实施绿色产业项目工程,以项目化方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逐渐形成以乐华村蓝莓种植采摘、杨山村黄蜀葵种植、石峡村竹木深加工、东明村鸭嘴鱼养殖等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据了解,该基地蓝莓种植面积800余亩,今年预计产值达1000万元。在矾山镇广大农村,随处可见村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立足村情,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
广泛征求350余条意见制定的乐华村村规民约入选安徽省省级优秀村规民约,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个,大力推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举办送戏下乡乡村春晚共计35场文化惠民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巧妇课堂门前卫生三包等活动,不断推进移风易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创建评比活动,带动村民崇德向善。2020年矾山第六届富硒蓝莓采摘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发展绿色产业,丰满乡村振兴之形望中远黛接青螺路盘桓赏玉柯。近年来,矾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着力培育乡风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绿色是关键。那一片片饱吸阳光的叶子簇拥成一片红色海洋,在秋风中哗哗作响,弯如新月的镰刀,收拢着丰收的喜悦。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矾山镇大力推行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推深做实基层党建红色基因工程,扎实推进小支部建设,深化传帮带,通过群众推、一线选、组织派等方式,调整村党组织书记6人,村干横向交流4人,村班子新进6人,退出9人,先后选派镇干部到村任职8人,组建软弱涣散整顿工作队,进一步优化了村班子结构,激发了村干部斗志,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莫是嫦娥援巧手,珍珠串串挂云坡。
培育暖色乡风,传承乡村振兴之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面面宣传文明、倡导礼仪的文化墙掩映于村落之中。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辛勤劳作的群众带来美的享受矾山镇致力于培育暖色乡风,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让和煦清新的文明之风滋润着矾山的乡间沃野。
十四五规划开局以来,矾山镇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红色引领,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暖色乡风,以三色画笔擎画出一副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积极培育农田观光、果蔬采摘、休闲娱乐等新型农业,打造出新中村300亩香辣系列号、朝天椒系列号辣椒种植参观基地。
乐华村姚院党支部红管家开展一线为民服务活动3月13日,矾山镇以一线为民服务活动为契机,把镇村工作人员、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纳入一线为民服务工作队,并按照地域组建13为民服务工作队,确保一线为民服务工作全覆盖,同时利用党员议事会、板凳会议、驻点接待等载体,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收集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发展、民生福利发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00余条,明确分级分类处理的责任人和措施,并按照2周的时限要求,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村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动力。人居环境蝶变新颜,乡里画外欢歌笑语矾山大地春来美景如画。在山清水秀、云蒸蔚霞的蓝莓山,那一排排蓝莓树上挂满的丰熟是大地的琴弦,伴着蝉鸣浅吟低唱,一半洒落艳阳,一半沐浴星光。石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文明新气象正在为矾山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乐华中心村人居环境整治蝶变新颜加强红色引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镇党委不断强化党建红色引领作用,抓实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班子、搭建台子、盘活棋子,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野生金山畴似锦,映秀乡村莓蓝竹绿。
这就是发生在乐华村越桔蓝莓扶贫产业基地里喜人一幕。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动村民规模种植,统一管理,结合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产业支撑下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正在矾山大地徐徐铺开
2020年度全国传媒经营金推手奖揭晓长丰喜获2项大奖近日2020年度全国传媒经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金推手奖颁奖典礼举行在马郢过大年2020安徽省乡村春晚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专场获得了融媒体优秀案例奖合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农耕健身比赛(合肥市第三届农耕健身大赛)获得了融媒体优秀案例奖来马郢过大年马郢村晚,是村民自发自办自导自演的庆祝春节联欢活动,是马郢全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将传统文化、乡村民俗与旅游相融合,让中华文明潜移默化地吸引着、影响着村民和游客,这是马郢计划最重要的发展基石。
自2018年马郢第一届乡村春晚举办以来,以村民为晚会主角,将村民的日常生活作为节目内容,是马郢春晚的一大亮点。大家因为村晚相聚碰撞,资源通过村晚聚集互换,我们在梦想之村马郢村晚的舞台上,共筑乡村振兴的梦想。这座桥,连接着文化和旅游,连接着传统和现代,连接着乡村和城市,连接着你和我,连接着所有热爱乡村的人们。近年来,马郢社区以旅游驱动发展,逆向融合,把村庄、田野和乡村生活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带动蔬果种植、禽类、山羊、水产养殖等新型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耕健身大赛近年来,双墩镇通过扶贫+体育+乡村旅游三重攻势,每年定期在海宝村举办农耕健身赛事,推出户外狩猎、车水抗旱、扁担挑粮、推媳妇回娘家、荷塘采莲、鱼塘抓鱼等农耕比赛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以农耕户外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活动,让农耕文化与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成功联姻,传播农耕文化,传承农耕精神,推动文明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对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今的双墩镇海宝村是合肥市农事、农耕、农俗文化推广和休闲体育运动集聚地,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体育赛事节庆般的热闹,以及海宝村道光桥、洗马河、门神文化等历史文化的重重叠加,让海宝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特色旅游村,吸引着众多市民前去游玩。
震天的戏曲锣鼓响起来欢快的丰收赞歌唱起来期待长丰的明天越来越好。马郢乡村文化努力维持原生态,始终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坚守以种为主、以送为辅的理念,先后成立戏曲、舞蹈、国学、美术、摄影、陶艺等助学社团,让文化艺术融入马郢乡村生活,让本地及周边的留守儿童,也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一天,外出在外的村民们返回家乡和驻守乡村的父老乡亲们团聚,与新村民、创客、志愿者以及来自各方尊贵的客人们一起共度佳节。马郢村晚,成为了一座桥。
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也是长丰建县以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长丰也正是从农业起步,迈向由贫困县向全国百强的坚实步伐。在马郢的飞速发展中,文化灵魂是他们始终牢记的振兴关键。截止到2020年9月,海宝村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辐射传播人群约15万人次,直接带来各类经济收入约850万元,累计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岗位近百个,贫困户户均纯收入约增加5500元,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增长30余万元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连续当选致公党中央主席。
山南镇镇域面积208平方公里,这里山水相依自生情趣,最美乡村公路穿镇而过,这里有淳朴的传统文化、漫天碧叶的千亩荷花,还有激昂的改革红韵。这里,便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
名人故乡三河古镇肥西三河镇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镇三河,沉积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尤以八古即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景点诱人,走出名人故居,不妨趁着明媚春光,泛舟小南河,感受千年古镇独特风韵。
1949年上海解放,他毅然选择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逛累了,随便找一家饭店,便能品尝到三河米饺、三河酥鸭、三河鱼头、三河小炒等特色三河美食。
发布评论